身体、奇观与故乡丨马修·巴尼的多面人生
提起马修·巴尼(Matthew Barney)的名字,你会想到什么?是青年得志的艺术奇才,还是将自己化妆成羊脸的怪胎?或者作品中堪比好莱坞的鸿篇巨制,甚至对能量与体液的迷恋?
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大型展览“马修·巴尼:堡垒”开始之前,就让我们通过艺术家的不同生活阶段,探索马修·巴尼所拥有的多种身份:
1
橄榄球四分卫
马修·巴尼,《绘画抑制 6》, 1989。
从高中开始,马修·巴尼便担任了学校橄榄球队的四分卫——这个足球队的进攻核心和领袖,同样也是美国校园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角色之一。青年时期的巴尼时常参与体育训练与比赛,痴迷于运动的经历也启发了他日后的艺术创作,并演变为一条重要的线索。
马修·巴尼,《绘画抑制2》, 1988。
巴尼曾经表示,他自己最深刻的经验就是来自于橄榄球场。而在早期的几件“绘画抑制”系列作品中,身体与运动也成为了最显著的特征:艺术家用摔跤、橄榄球等运动所使用的训练和健身器械束缚自己的身体,并不断增加强度,奋力抵御和对抗外力的作用,从而在空间中留下痕迹。就如巴尼本人所说:“作为运动员,我的整个青春都在大量锻炼。把身体体验融入艺术创作几乎是我的本能。”
2
模特 / 演员
马修·巴尼作为模特为运动品牌拍摄的平面广告。
在青年时期,马修·巴尼曾作为平面模特为时装和运动品牌拍摄宣传照。这些图片如今还散落于互联网之中,也让人们得以窥见这位艺术变色龙成名前的青涩时刻。
模特将身体外化的方式在后来也延伸到了艺术家的作品中:从早期的行为、表演到之后的录像与影片,巴尼的大多数作品都由自己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。他化身而成的众多角色和诡异的形象,与他的作品一起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4》剧照, 1994。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5》剧照, 1997。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3》剧照,2002。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 2018。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2018。
3
名校学霸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 2018。
马修·巴尼毕业于著名的耶鲁大学。在他转入艺术系之前,还曾是耶鲁医学院的学生。学医与运动的经历让巴尼看起来“文武双全”,并对他随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4》剧照, 1994。
巴尼的很多作品中都融合了生物、医学、历史、神话等跨学科领域的内容。其中最著名的要数《悬丝系列》——“悬丝(Cremaster)”的名称便是来自医学解剖的术语,意指男性提睾肌。它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控制睾丸的提举或收缩,从而在外部刺激下对人类的生殖繁衍做以保护。巴尼根据这个概念延伸出的5部影片以及绘画、装置,隐含着对性、孕育、出生、死亡的指涉,构建出一个史诗般的封闭“循环”。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3》剧照, 2002。
4
当代艺术标志性人物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2》剧照, 1999。
艺术生涯顺风顺水的马修·巴尼可以称得上是当代艺术界的宠儿。从二十多岁起,他便参加了如卡塞尔文献展、威尼斯双年展等享誉世界的重要展览,并获得了诸多奖项,《纽约时报》都称他为“同时代最重要的美国艺术家”。
马修·巴尼,《重生之河》剧照,2014。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3》剧照,2002。
在巴尼的作品中,艺术的传统界限变得模糊。他可以将影像、绘画、雕塑、舞蹈、戏剧、装置等众多艺术形式熔于一炉,甚至配合作品出现的视觉标识、出版物和网站也成为了创作的一部分。他的广泛兴趣在众多作品中得到印证,又如炼金术一般将变幻多端的视觉奇观赋予晦涩严肃的课题。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4》手稿。
马修·巴尼,《重生之河》展览现场,2014。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 2018。
5
私人的爱达荷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2018。
虽然马修·巴尼出生于旧金山,工作于纽约,可却是在爱达荷州度过了青春期的大部分时光——在巴尼在六岁时,他的全家迁往爱达荷居住,直到12岁时父母离异,从事绘画的母亲迁往纽约。在进入大学之前,巴尼一直随父亲在爱达荷州生活,并时常往返于爱达荷与纽约之间。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2018。
展览“马修·巴尼:堡垒”便取材于爱达荷州,但这并不是童年的家乡第一次在巴尼的作品中出现——早在1995年的《悬丝1》,艺术家就将场景设定在了爱达荷州首府博依西市的布洛克体育场;2014年的《重生之河》也拍摄了爱达荷洲蛇河与鲑鱼河的大型平移镜头。
马修·巴尼,《悬丝1》剧照, 1995。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2018。
与本次展览同名的影像作品《堡垒》拍摄于爱达荷州崎岖的锯齿山脉中,并延续了巴尼长期以来对风景的关注。对于巴尼而言,风景既是他电影中的场景也是主题。这件作品围绕“狩猎”主题及与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艺术创作,通过以古典神话、宇宙神话和美洲神话探讨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,使得《堡垒》成为了一幅描绘爱达荷中部地区的复杂肖像。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2018。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2018。
马修·巴尼,《堡垒》剧照, 2018。
展览同时囊括了从锯齿山脉中被烧毁的森林树木演化而来的5件巨型雕塑,其中的一件特别依照UCCA大展厅空间创作。艺术家在拍摄《堡垒》时制作的铜版作品,以及一系列描绘电影中意象(如锯齿山脉风景或林中时隐时现的狼)的电镀铜浮雕同时在此次展览中呈现。艺术家与创作的作品图录也将在展览开幕后同步发行。
马修·巴尼,《射击台上的狄阿娜》,2018,电镀铜版与铸铜立架。版权归马修·巴尼所有,图片由格莱斯顿画廊(纽约,布鲁塞尔)提供。
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,马修·巴尼的作品就开始对中国艺术界产生影响,但“马修·巴尼:堡垒”却是他在中国举办的首次个展。在9月28日至2020年初的UCCA,中国观众将与国际同步,观看到马修·巴尼的最新作品,在“堡垒”中感受艺术家对家乡直至美国社会的思考,体验其极具个人色彩的宏伟叙事。
文中作品图片版权归马修·巴尼所有,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“马修·巴尼:堡垒”早鸟票最后一周倒计时!
购票请扫描右侧二维码
如何成为UCCA会员?
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加入UCCA会员,
享受更多会员福利。
或致电垂询UCCA会员部:
+86 10 5780 0200